傲慢與偏見

2023-04-21

特優 

指導老師:呂昕璇

班  級:10A

作  者:游芯佩

閱讀書名:傲慢與偏見

原文書名:Pride and Prejudice

書籍作者:珍·奧斯汀

出版單位:志文出版社

出版年月:1996年10月

版  次:再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傲慢與偏見》於1813年出版,作者珍·奧斯汀是一位英國作家,她的作品大多反映了十八世紀末女性為了提升社會地位而把重心放在追求婚姻當作依靠的生活。《傲慢與偏見》也不例外,書中講述男主角達西先生與女主角伊莉莎白從因誤會而相看兩厭到各自放下驕傲並相愛結為夫妻的故事。「傲慢」指的是達西因過人的身家財產而過度驕傲,所以對人們的傲慢態度。「偏見」指的是伊莉莎白聽信了他人對達西的負面評價,而對達西產生的偏見。

二、內容摘錄:

「假裝謙虛往往就是信口開河,有時候簡直是拐彎抹角的自誇,這是在卑鄙不過的事。」p.69

「我相信,不管一個人脾氣怎樣,都免不了有某些短處,這是天收的缺陷,即使教育受的再多,也還是克服不了。」

p.80「我一天比一天相信,人性都是見異思遷的,我們不能憑某人表面上的一點長處或見解,就去相信他。」p.161

三、我的觀點:

我不是一個會從書籍中尋找慰藉或共鳴的人,但是在閱讀《傲慢與偏見》的過程中,我經常感覺像是在照一面鏡子,能從故事角色的舉動中看見現實生活中與人相處時會遇到的情況。書如其名,故事整體反映當時社會景氣的同時,許多細節更特別體現了「傲慢」與「偏見」這兩個算是負面的人性特質是如何影響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和關係,其中我特別有感觸的就是本書的主題了:驕傲的態度與刻板印象的形成。

男主角達西先生雄厚的財力與極高的社會地位造就了他傲慢的待人態度,這使的他在大眾眼中不受歡迎、即使崇拜也不敢靠近,是個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存在。一開始或許會像書中的角色們一樣被他無禮的舉動和言論冒犯到,但是讀到後來我其實可以理解他這「糟糕」的個性。身為一位極富有的貴族,撇除一些道德觀念,達西其實是有資格驕傲的,他擁有高貴的身分地位及豐厚的財產,所以不必活得像貧民百姓那樣謙卑,更不用說十八世紀末英國的社會階級制度仍十分明顯。不過有一好就無兩好,太過驕傲地將眼光向上看,可能會忽視底下的一些美好人事或風景呢!

再檢視我自己的生活,其實也有相似情況發生。學校就有如一個小型的社會,以學生來說,能最直接且最常互相比較的不外乎就是成績了。表現好的學生自然可以為自己感到驕傲,畢竟好成績擺在那裡是不可否認的,優秀的成績就像達西的地位和財富一樣,是他們驕傲的資本;相比之下,成績比較不好的學生就沒有傲慢的理由了。當然,過度傲慢會招人厭惡。所以真正有智慧的學生會明白越是飽滿的稻穗,頭擺的越低的道理。我也時時這樣警惕自己。

女主角伊莉莎白即使是位機靈且具有敏銳觀察力的女孩,她還是聽信了威卡編造關於達西的負面謠言並討厭達西,因為她事先就對達西傲慢的態度不滿,更何況威卡能言善道且懂得取悅女人。這類情況在生活中經常發生,當我不完全了解一件人或事時,只能靠著聽別人的說法來得知「真相」。但是消息會從四面八方傳來,資訊量過於龐大時我自然而然會選擇更相信與我關係親近或個性討喜的人;雖然知道聽來的資訊不一定是正確或真實的,也要有獨立判斷和公平思考的能力,而在潛意識和想法仍然不可避免的被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時刻板印象就產生了。所以當伊莉莎白因為偏見而一次次拒絕達西,偏好威卡時,我並不像閱讀其他愛情小說那樣挫敗或著急,我反而十分理解她背後的原因和思維。

看娛樂新聞時,不是我特別喜歡的藝人我就懶得多花時間去理解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更不用說去了解那個人本身的道德品性。若是出現負面新聞,我更自然而然的被媒體的言詞帶風向,即使內容可能未經求證、純粹只是民眾博眼球和炒熱度。於是往後我看見那位藝人,就會不可避免的產生負面的印象。然而,事實上我根本不了解那個人,也沒有特別去求證,就形成這樣的偏見,對這個人來說一點都不公平,甚至有可能因為我自己的偏見,失去了一次學習的機會呢!

讀完這本書後,心情頗複雜,很欣慰故事裡所有角色都得到完美的結局,同時卻也唏噓現實中很難有如此美好的故事。即使過程中有數不清的不愉快,達西和伊莉莎白仍能夠放下各自的傲慢與偏見,彎彎繞繞最終修成正果;然而,現實中有多少人願意退一步海闊天空,放下對他人的成見、自負、以及過去的不滿去好好經營或修復一段關係呢?

四、討論議題:

書中達西多次提到伊莉莎白的家庭配不上他,但是在現在思想比起過去開放進步許多的時代,一段關係中門當戶對真的重要嗎?

© 2023 林口康橋中學圖書館。 版權所有。
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