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鬚眉的巾幗精神

優等
指導老師: 邱振男
班 級:1001
作 者:陳宥均
閱讀書名:她們,好厲害:台灣之光・18位女科學家改變世界
書籍作者:楊泰興/陳建豪/司晏芳
出版單位:遠見雜誌
出版年月:2013年12月
版 次: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此書敘述了臺灣的十八位女科學家,以各自的專業對於社會所做出的傑出貢獻,以及她們在成功背後受到的啟發及心路歷程。這些優秀的專家們各自擁有不同的生活背景、接受不同的教育、專精於不同的科學領域;但在各自開拓出不同領域成果的她們身上,不變的是那對於理想所傾入的心血與汗水,以及對於人生目標的追求和奮鬥。
二、內容摘錄:
「科學之路如此寬廣、深奧,是需要眾人一棒接一棒的」(p38)
「做研究可以解決問題,『想』是最有趣的部分。我想只要有興趣,就一定會找得出時間」(p65)
「若沒有熬過乍看是數年的一事無成,其實很難一鳴驚人」(p100)
「他今日所擁有的一切,其實也都是過去一年一年逐漸累積起來的,並不是第一年就有的」(p150)
「永遠都要做會讓自己開心的事情,這股力量,才會最強大」(p151)
「每個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不應該故步自封,落入過去傳統的巢臼」(p215)
三、我的觀點:
是誰推動了科學研究的發展?是誰解開了更多世間萬物的秘密?是誰抬升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新高度?是科學家。至今,全世界能夠擁有如此高的科學發展,都是眾多科學家們奮鬥後的心血所堆疊出的成果;而在這群精英之中,又有一些女性的佼佼者,在克服生兒育女、傳統觀念等挑戰後,依然能在科學的浩瀚領域中拓出自己與眾不同的一條路。在《她們,好厲害》一書中分享了臺灣十八位在科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女科學家們之生命歷程及對於科學的觀念、理想。除了仰望、感嘆她們偉大的貢獻外,我也在這些不讓鬚眉的菁英身上看見了能讓我學習的特質。
首先,至關重要的便是──各個女科學家對於她們所鑽研領域的「好奇心」。像是臺灣小兒肝膽科的先驅張美惠教授,在住院醫師時期,因對於一位兒童病人膨脹腹部內的物質感到好奇,靈機一動至婦產科、甚至前往日本順天堂學習超音波,並將其應用於診斷腹部和膽道等的疾病,成為全臺灣第一位做腹部超音波的醫生。這股好奇心是我們生命旅程中的引路人,在浩瀚無際的世界中替自己找尋、探索人生中可耕耘、鑽研的方向。並且,它也帶給我們創造事物的無限可能,因為好奇心是無拘無束的在我們腦海中翱翔、不被現實框架所限制著的。
此外,「堅持」也是這些女菁英們能夠成功做出成果的一大準則。例如:被譽為臺灣「癌症研究之母」的彭汪嘉康院士,因與恩師林天佑訂下承諾要回到臺灣奉獻自己的醫術,而致力於讓臺灣的病人就地獲得更完善的癌症治療流程。因此,原先為主管級人物的她,為了考取腫瘤內科醫生執照,以已過知命之年的年齡再度回到醫院,從基層的實習醫生一步一腳印、勤奮堅定的做起。唐‧黃檗禪師曾說:「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在我們各自成長茁壯、摘得肥美果實前,勢必會先以小樹苗的姿態面臨風吹雨打。而在面對各種艱鉅辛苦的挑戰下,擁有一顆堅決的心,可以讓我們為了未來的收穫而承受那些考驗的無情風雨,並在經過各種磨練的過程後愈發茁實。
而在各個專家邁向成功的道路上,還有一個重大的關鍵,便是不畏開創新領域的「勇氣」。中研院的林耿慧副研究員因發覺當時大部分細胞需靠二維的平面基材培養,便想開創可模擬現實中細胞生長環境的三維技術。但因二維的培養平面仍為主流,且當時三維的培養環境尚未被深入發展,林耿慧必須鼓起勇氣去發想、嘗試未知的方法,而在最後開創了成本低且前所未有、以微流道「吹泡泡」所製成的三圍細胞鷹架。人們往往對於未知感到不安,而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經常無法跨越自身舒適圈、使自己蛻變的原因。然而,未知的不確定性,卻也給了我們一個不被前人的既有法則所綑綁住的空間,以開拓自己的想法和視野。為此,能夠探索未知的勇氣便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它除了能提升自己的經歷和見解之外,甚至還可以替人類整體社會邁出一大步發展。
身為一位高中生,我面臨到的難題,相信與很多青少年有所雷同。高中的時光愈漸消逝,卻仍然對自己所要申請的學校、科系感到迷惘,因此遲遲原地踏步而未展開行動。同時,想要嘗試國內外雙軌升學的我,更是要付出額外的心血來實踐這項目標。只是在耗費大量心力的此刻,我發覺自己開始陷入對未來的不安,與自我否定的情緒當中。生怕自己沒有做好、沒有做到應該做的事情,漸漸也因沒有明確目標而讓行動力漸漸消逝。所幸,在閱讀這些也挺過高中時期的迷惘、現今已為成功科學家的她們後,我意識到了她們行事精神可以帶給我的改變。我能多多留意自己「好奇心」的走向,讓它引領著我找到我在高中生涯及往後可以探索的領域;我能在面臨壓力時依然「堅持」以對,由挑戰中獲取養分、不要輕言放棄自己的目標,使自己成長;我能在高中面對各種新事物時拿出「勇氣」,踏入對於自己仍未知的領域,並發掘自己在該領域的新想法。
在中國古代,女性是鮮少有機會受教育、進行學問發展的。而到了現代,這種不公的現象雖有趨緩之勢,卻依然存留著痕跡、影響著女性權益。即便面臨著性別所帶來的挑戰,此書裡所介紹的這些女英雄依然不畏懼的挑戰自己的極限,對科學界或社會做出珍貴的奉獻。她們身上所散發出的好奇心、堅持、和勇氣,都是她們如今為何如此耀眼的原因。這些女科學家們的特質,非常適合身為迷途學子、仍具有可塑性的我來向其學習,藉以讓自己的能力更加長進、確立和達到自己未來的目標!
四、討論議題:
1.在科學的領域,有哪些心理素質是對於進行研究較適合的?
2.一般大眾對於女科學家和男科學家的看法、評論會有何不同?